- · 中国农业气象版面费是多[04/09]
- · 《中国农业气象》投稿方[04/09]
- · 《中国农业气象》数据库[04/09]
- · 《中国农业气象》期刊栏[04/09]
农业气象论文写作(农业气象论文写作题目)(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温室效应是通过延长生长期来提高作物产量。 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生长期普遍缩短,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面影响。
1、温室效应是通过延长生长期来提高作物产量。 但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主要作物生长期普遍缩短,对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有负面影响。 而热资源增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大,降水量如果不相应增加,将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气候变化对作物质量的影响。 CO2浓度的上升会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 如果不像这样增加人类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可能无法满足自己的营养。
3、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风暴、热浪、霜冻等极端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对这些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影响尚不清楚。 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还很难准确估计。
4、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农业总产值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 气候变暖会改变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域。 低温往往限制特定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可能会扩大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影响农作物生长。 此外,温室效应还可能导致某些病虫害生长季节延长,害虫繁殖代数增加,危害时间延长一年,作物受害加重。
5、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氮肥,温度可升高1,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增加约4%,释放期缩短3.6天。 因此,为了维持原有施肥效果,每次施肥量增加4%左右。 气候变暖也会改变农药的施用。 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殖的代数增加。 另外,冬季温度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范围扩大,病虫害流行和杂草蔓延加剧,意味着这些地区必须施用大量农药和除草剂。
6、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 同时,增温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这两个决定作物生产力的主要过程。 大气CO2浓度倍增后,温度上升,作物本地品种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是造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7、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 由于农业生产是典型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最终的影响评价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考虑。 因为同样的自然变化过程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家来说,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非常重要。
农业适应性评价?
评价:在生态保护极重要地区以外地区进行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以水、土、光、热组合条件为基础,结合土壤质量、气象灾害等因素,评价种植业生产适宜度。 一般来说,水资源丰富度越高,地势越平坦,土壤肥力越好。根据预期用途,适宜性评价分为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城市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明确区域土地适宜农业和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和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数量。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网址: http://www.zgnyqxzz.cn/zonghexinwen/2022/1209/774.html
上一篇:山西省大同市发布霜冻蓝色预警
下一篇:农业气象议论文格式(如何利用农业气象知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