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湖南多措并举保农业抗旱用电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0 00: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水”的问题有办法了,可抽水泵的工作地点都在偏远的沟渠和农田,“电”又从哪来呢?国网岳阳市华容县供电公司注市供电所的李云辉和同事们每天头顶烈日奔赴现场,架设临时线

“水”的问题有办法了,可抽水泵的工作地点都在偏远的沟渠和农田,“电”又从哪来呢?国网岳阳市华容县供电公司注市供电所的李云辉和同事们每天头顶烈日奔赴现场,架设临时线路、增容更换变压器,保障长江、藕池河、华容河沿线的411台机埠日夜连轴运转。

人民网长沙9月19日电 当前,正值晚播水稻抽穗灌浆关键期,持续干旱少雨天气,让“看天吃饭”的洞庭湖区农户们十分发愁。湖南岳阳华容县作为洞庭湖区腹地的产粮大县,出动干部群众7万多人次,采用多级提灌调水,24小时不间断开机引水,灌溉农田50余万亩,日引水量达400万立方米,消除旱情威胁、确保秋收稳产。

稳定的电力供应是农业生产抗旱保灌的基础。国网湖南电力还及时开辟抗旱用电“绿色通道”,将电表安装到田间地头,按“三零”优惠政策办理临时抽水点用电需求,累计完成接电4.46万户,全力保障农灌可靠用电。(林洛頫、彭小桐)

连日来,国网湖南电力对外江、外湖抽水机埠增设临时变压器,出动保电车辆台次、保电人员人次,使用红外测温、无人机等巡检设备254台次,对5127户抽水灌溉机埠、泵站、电站及线路进行巡查消缺,全力以赴保障农业抗旱灌溉用电。

洞庭湖区之外,湖南部分地区既不靠江、也不靠河,当地水资源严重短缺,已出现湖泊水位下降、溪流断流的情况。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茶庵铺镇,素有“茶乡”美誉,全镇共有6万余亩茶园,一半以上的农民从事茶业相关工作。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茶庵铺镇的不少区域出现茶叶变焦、变红等现象,茶树奄奄一息。

“多亏国网常德茶庵铺供电所帮我们及时接电灌溉,使1000多亩茶园旱情得到了缓解。”看到国网常德茶庵铺供电所的黄皮卡开到茶园旁,半小时不到,一股股清水便通过潜水泵成功从沟渠引到茶园,茶庵铺镇新店驿村的茶农饶文兵对供电公司表示感激。

为及时满足茶农抽水灌溉用电需求,国网常德茶庵铺供电所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客户报装时间,对低压抗旱用电报装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施工、当日通电。与此同时,湖南为抗旱保丰收,通过广辟农用水源、保灌溉电力供应等方式,减轻旱情对秋粮生产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网址: http://www.zgnyqxzz.cn/zonghexinwen/2022/0920/762.html



上一篇:雨前检查田间排灌沟渠、雨后抢排渍水,青岛发
下一篇:江苏发布农业气象灾害水稻低温冷害风险预警

中国农业气象投稿 | 中国农业气象编辑部| 中国农业气象版面费 | 中国农业气象论文发表 | 中国农业气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农业气象》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